.TRS_Editor 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H{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SPAN{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FONT{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UL{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A{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
.TRS_Editor P{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H{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SPAN{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FONT{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UL{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LI{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A{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
一、背景依据
我市持续推进古厝修缮保护和活化利用,在古厝集中片区陆续推出了三坊七巷、上下杭、鳌峰坊等多个历史文化街区,各区县也在进行古厝修建保护工作。福州古厝是我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包括文物建筑、历史建筑、风貌建筑等多种类型,其结构形式主要是木架构,建筑耐火等级低,古厝分布又存在防火间距不足、消防水源不足、消防通道不畅等问题,且古厝使用业态多为餐饮、零售、住宿、文化、休闲等人员聚集场所,火灾风险大,一旦发生火灾,将给消防救援带来很大难度,对古厝也是毁灭性的损失。目前国家尚未出台古厝消防设计有关规范标准,古厝活化利用消防安全审验无法按现有新建建筑审批流程开展。由于古厝的特殊性,各地对于古厝修缮项目的消防审验做法不一,无现成经验可循。此外,在古厝修缮及日常管理中,还存在各部门工作职责界限不清,责任不明等问题,给古厝消防工作带来困难。
二、目标任务和制定过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古厝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对古厝保护的工作要求,福州市城乡建设局牵头市名城委、市文物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市应急局、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市古厝集团等部门,广泛借鉴广州、成都等地的经验做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福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福州古厝消防安全管理的意见(试行)》和《福州市古厝活化利用消防审查工作导则(试行)》。为切实保证《意见》和《导则》的合规性和可操作性,我局广泛征求各部门的意见,多次组织专家论证,并经市政府2021年第17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
《意见》明确了工作目标,通过规范古厝消防审批程序,强化古厝消防管理,明确各部门古厝消防管理职责,建立包含古厝修缮消防审批、古厝活化利用消防审批及古厝日常消防管理的古厝消防全过程管理体系。《导则》包括古厝活化利用消防审查程序、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和建筑消防设计三个部分,分别对古厝消防设计审查和消防核验等审批流程的时限及办理要件,古厝消防安全管理,古厝保护利用为高风险业态类建筑(如:餐饮、影院、商场、宾馆等)、低风险业态类建筑(如:办公)和居住类建筑的消防技术措施进行了明确,并统一设置了多个配套文书模板和表格式样,确保文件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
三、主要内容
(一)《意见》主要内容
《意见》包括工作目标、古厝消防审批、古厝消防管理、职责分工以及工作要求五部分:
1、工作目标:通过有针对性的火灾危险源控制措施和防火技术措施,细化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强化消防救援措施配套,从“防、控、消、救”多角度,“技防、物防、人防”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历史文化街区及零星单体古厝的消防安全水平。在保护古厝传统建筑风貌,提高古厝消防安全水平基础上,通过强化古厝消防安全监管,进一步推动我市历史文化街区实现新活力。
2、古厝消防审批:根据保护利用阶段不同,古厝消防审批分为古厝修缮消防审批和古厝活化利用消防审批,每个阶段按建筑类型不同,分为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分别对业态设置要求、消防审查、消防核验内容及流程进行了规定。
3、古厝消防管理:明确消防救援机构、文物、历史建筑行政主管部门等主管部门日常消防监管要求以及古厝运营管理单位、古厝使用人的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消防救援机构通过日常“双随机”监管和每年不少于一次的古厝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加大对古厝消防监督检查力度。
4、职责分工: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实现对古厝保护利用消防全过程监管。
5、工作要求:各级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各行业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强化协作,形成合力,同时加大宣传,强化演练。各级政府应积极推动建立“智慧消防”管理系统,提高社会消防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
(二)《导则》主要内容
导则包括古厝活化利用消防审查程序、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和建筑消防设计三部分:
1、消防审查程序:分别对文物保护建筑和历史风貌建筑两类古厝活化利用的规划审查、消防设计审查、消防安全管理审查和消防核验等各审批流程的时限及办理要件进行了梳理。
2、消防安全管理办法:从消防安全责任、消防组织、防火安全检查、消防设施器材的管理、火灾危险源控制与管理、消防宣传与培训、预案与演练、消防档案等方面,明确古厝活化利用消防安全管理的具体要求。
3、建筑消防设计:从火灾风险评估、建筑、给排水、电气、防排烟、燃气、内部装修等部分对古厝保护利用为高风险业态类建筑(如:餐饮、影院、商场、宾馆等)、低风险业态类建筑(如:办公)和居住类建筑明确了消防技术措施要求,作为古厝消防设计及施工图审查的技术依据。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