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最新!权威发布!太原市通报疫情处置情况!

  8月27日下午6时,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我市近期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太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贺旭宏

  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近期,我市小店、阳曲、万柏林、清徐等县区先后发生省外关联输入性疫情,共排查出15名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存在4条感染链。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今天我们邀请到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副主任赵宏英同志,市数字健康保障中心主任张哲慧同志,市卫健委医政医管科副科长袁涛同志,市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队公共卫生科科长张璐同志,向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赵宏英同志介绍我市疫情防控相关情况。

  太原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副主任  赵宏英

  各位记者朋友:

  下午好!

  现将我市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通报如下:

  8月18日以来,我市小店区、阳曲县、万柏林区、清徐县先后发生省外关联输入性疫情,共排查出15名核酸检测阳性人员,存在4条感染链。疫情发生后,太原市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要指示精神,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坚决果断、以快制快,省疫情防控专家组现场研判、一线指导,全力以赴推进疫情应急处置和常态化防控。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疫情总体情况

  近期,我市共发生“小店Z22次列车”“阳曲高速服务区”“万柏林天津关联输入”“清徐陕西关联输入”4条疫情传播链。经流调排查,均为省外输入疫情,且都为协查通报发现,返(抵)并人员都持“绿码”和有关核酸阴性证明,均按规定落实了相应管控措施。

  目前,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例,均为轻症,其中小店区2例,阳曲县4例,万柏林区2例,清徐县2例;无症状感染者4例,其中阳曲县1例,清徐县3例;阳性待诊断1例。

  疫情处置情况

  关于“小店Z22次列车”疫情。

  8月17日接到省外协查通报后,连夜追踪排查Z22次列车太原站96名下车旅客,对目的地为我市的38人集中隔离,对中转至外地的58人同步推送协查函进行追踪管控。

  8月18日小店区在对集中隔离人员核酸筛查中报告1例初筛阳性。已累计排查管控密接人员108人、次密接人员438人。

  目前,1例确诊病例(轻型)在院隔离治疗,其他涉疫人员连续7天21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所涉场所全部进行终末消毒消杀,现已有序恢复常态化防控。

  关于阳曲高速服务区疫情。

  8月21日接到省外协查通报后,迅速锁定管控密接人员86人、次密接人员197人、涉疫场所暴露人员157人,同时利用大数据摸排同时空人员2238人,连夜排查,先行赋黄码管理,发送温馨短信提醒到社区报备。

  8月21日-23日阳曲县在集中隔离人员核酸筛查中报告5例初筛阳性。

  8月24日起连续3天对阳曲县城和大盂、高村、东黄水、东凌井、黄寨等6个片区10万余人进行区域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目前,除4例确诊病例(轻型)、1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院接受隔离治疗、观察外,其余密接、次密接等涉疫人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关于万柏林区关联输入疫情。

  8月24日接到省外协查通报后,迅速封控涉疫区域,先后排查同居住、同乘车、同就餐、同采样、同购药人员244人,累计判定密接人员66人、次密接人员179人、涉疫场所暴露人员79人,已全部集中隔离。同时,适当扩大排查范围,对就近的居住小区、装饰城等人流量大的区域进行即采即走即追,对范围内未参加核检的人员赋码管理。

  8月25日-27日万柏林区在对集中隔离人员核酸筛查中报告3例初筛阳性。目前,2例确诊、1例待诊断病例在院接受隔离治疗、观察,已排查到的涉疫人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关于清徐关联输入疫情。

  8月25日接到省外协查通报后,立即调集相关部门及县区力量,进行轨迹核查、风险研判、流调溯源、核酸检测,全力追踪管控风险人员。第一时间对所涉居住小区、公共场所、商场饭店、旅游景点实行封控管理,立即对同工作、同居住、同就餐、同娱乐等人员进行就地静态管控,对同楼栋人员分类隔离管控。

  8月26日凌晨以来,清徐关联输入疫情累计报告6例初筛阳性,累计排查管控密接134人,次密接326人。8月26日起对清源镇、东于镇、东湖街道等3个片区10.5万余人开展“3天3检”。

  8月27日零时起至8月29日24时,清徐县实行临时性全域静态管理。

  此链条感染者活动轨迹复杂,特别是涉及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存在一定传播风险,不排除仍有阳性病例报告的可能。

  下一步防控重点

  当前,省内外疫情多地散发频发,我市疫情已波及2县4区,防控形势严峻,防控任务艰巨。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高效统筹疫情应急处置和常态化防控。

  一是集中攻坚处置本土疫情。

  对病例行程轨迹、接触人员再深挖、再排查,从严判定密接、次密接、涉疫重点人员,加强风险点位、风险人员管理,从严落实防控措施,持续开展区域核酸检测,切实找到人、切断链、管住面,力争在一个潜伏期内阻断疫情扩散和蔓延。

  二是严格管控入并人员。

  加大交通卡口、场站等“第一落点”查验力度,优先使用“太原检疫登记码”进行预登记,依托“四色标识”,从严排查省内外涉疫地区返(抵)并人员,严格执行相应管控措施。将高速公路服务区纳入疫情防控重点,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从严实行来并游客定期核酸检测,严格查验进入景区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隔离,筑牢“第一道防线”。

  三是进一步加强社会面管控。

  为防止社会面扩散,保障重要活动和秋季开学,加密常态化核酸筛查频次,对进入公共场所人员,由原来的“查验5日核酸阴性证明”调整为“查验3日核酸阴性证明”,8月27日启动,8月29日开始查验。

  各县(市、区)要紧盯居家隔离和健康监测人员,全部加装“电子围栏”,看好自家门、管住自家人。要紧盯秋季开学,制定“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开学返校防控工作方案,严格开学前、开学中、开学后核酸检测,保障广大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是持续强化常态化防控。

  进一步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健全完善各级各类应急预案和应急准备,做到疫情风险“露头就打、以快制快”。

  各类公共场所严格执行“扫验场所码、测温、戴口罩、查验3日内核酸阴性证明”防疫“四要素”,坚持大型会议活动非必要不举办,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要加强对环境、场所、公共区域、物品的定期消毒,做好风险人员摸排管控工作,守牢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

  我市本轮疫情防控到了关键吃劲阶段,请广大市民进一步提高防范意识,履行好个人防控责任,做好日常防护,牢记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做好个人卫生的防疫“三件套”,进入小区和各类公共场所要主动配合测温、扫码验码,按规定进行核酸检测,关注自身及家人健康状况,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新冠肺炎可疑症状时,做好个人防护,立即到就近发热门诊就诊。

  与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有同时空交集的,要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单位或入住酒店报告,配合落实好疫情防控措施,共同守护好疫情防控太原阵地。

  谢谢大家!

  太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贺旭宏

  谢谢赵宏英同志的介绍。

  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按照惯例,提问前请各位记者先通报所在新闻单位的名称。

  中国县域经济报  记者 

  省外返(抵)并人员如何提前准确了解太原市的疫情防控政策?如何提前做好来并规划?

  为了精准落实疫情防控政策,方便省外返(抵)并人员了解我市疫情防控政策,我们结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组织开发上线了“太原市检疫登记信息系统”,省外有返回或准备到太原的人员可以提前进行预登记,了解当前疫情防控政策后再规划路线安排行程。

  本系统通过“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对来自不同风险等级区域的返(抵)并人员进行标识,其中:

  “红标”:表示7天内有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返(抵)并人员,实施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措施,落地核酸+点对点接返,赋红码并在第1、2、3、5、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即7+5集中隔离。

  “黄标”:表示7天内有中风险区旅居史的返(抵)并人员,实施7天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措施,落地核酸+点对点接返,赋黄码并在第1、4、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即7+3居家隔离。

  “蓝标”:表示7天内有低风险区旅居史的返(抵)并人员,实施3天居家健康监测,落地核酸+点对点接返,3天内再完成2次上门核酸检测,未按要求落实核酸检测的赋黄码管理,完成核酸检测后转绿码。

  带“即采即走”水印标识的“蓝标”,表示7天内有疫情发生所在市无风险县(直辖市的街道、乡镇)的返(抵)并人员,实施3天自我健康监测,落地核酸+即采即走即追,3天内再自行完成2次核酸检测,每次核酸间隔时间为24小时,未按要求落实核酸检测的赋黄码管理,完成核酸检测后转绿码。

  “绿标”:表示来自省外无疫情风险区域的返(抵)并人员,目前要求抵并后3天内自行做3次核酸,每次核酸间隔时间为24小时,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有序流动。对未按要求落实核酸检测的赋黄码管理,完成核酸检测后转绿码。

  市民可以通过登陆支付宝或微信小程序,检索“太原检疫登记”,即可进入“太原市检疫登记系统”,按要求进行法律承诺后认真填写,填写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来源地、目的地、旅居史(行程码途径地)等信息。

  通过融合大数据后为居民个人自动形成带有“红黄蓝绿”四色标识的检疫核酸码,旅客到达太原出站时出示该码,机场、车站、高速交通卡口等工作人员通过四色标识对来并人员进行分类管控和出站引导,核酸检疫码则可实现旅客一码出站、一码管控、一码采核酸。

  同时,市民也可持该核酸检疫码在太原市的各个便民核酸采集点进行核酸采样。

  山西广播电视台  记者

  太原市六城区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调整为3日1次,请问将采取哪些方式落实保障呢?

  太原市卫健委医政医管科副科长  袁涛

  将六城区常态化核酸检测频次由1周1次调整为3日1次,是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基于当前我市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作出的科学决策,也是进一步提升我市疫情早发现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有效举措。为确保该项举措落到实处,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闻令而动,快速反应,紧急部署,采取一系列有效举措,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项举措是:紧急制定调整方案,指导6城区从4个方面快速部署

  一是调整优化采样点。

  在前期运行的基础上,根据检测频次加密后的采样人数增加,对人流量较大的采样点要求适当增加点位,双人采样亭可以实行双通道采样。城六区要结合人口规模、小区分布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增配临时核酸采样点或定期派驻流动采样队采样,人口较少社区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统筹安排。

  调整频次后,6城区共设置采样点2709个,其中小店区683个、迎泽区449个、杏花岭区292个、尖草坪区230个、万柏林区714个、晋源区341个。

  二是延长了采样时间。

  便民采样点从之前的6小时延长到8小时,具体时间段为上午8:00-11:30、下午15:30-20:00,原则上周六、周日不休息。各采样点可根据人流量规律适当调整并及时公示服务时间。要求具备检测能力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要提供24小时采样、检测服务。

  三是加强检测力量。

  省城太原各级各类检测机构不含移动检测车共有核酸检测能力超过40万管,按七普人口计算,3天完成一次全员核酸检测,采用20:1混采,每日需检测8万管,现有检测能力完全满足需要,调整检测频次后6城区对现有的检测机构进行了增配和能力匹配,将原有的20个检测机构增加到24个,检测能力从原来的每日4.2万管提高到每日9.8万管。

  四是强化了人员配备。

  采样点位增加后,采样人员同步增加,由原来每日2600余人增加到3400余人,由六城区充分挖掘属地医护力量参与核酸采样工作。区域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含省、市级和民营医疗卫生机构)及社区工作者、社区居民、志愿者均应参与属地的核酸采样工作。

  第二项举措是:要求六城区做好相关应急预案

  成立应急处置小分队,积极应对采样点人员聚集等异常情况的快速处置。

  第三项举措是:进一步强化了采样和检测质量

  要求所有采样人员均要熟练掌握鼻咽和口咽拭子采集方法,确保操作规范到位,采集后的样本置于合格采样管内,并低温保存。

  进一步加强核酸检测实验室室内质控,检测机构要落实室内质控措施,加密质评频次,确保检测质量。

  区防控办要组织开展核酸采样现场巡回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意见。

  同时,我们设立了举报电话和邮箱,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调整后的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仍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免费向全体市民提供采样检测服务。

  太原日报  记者 

  太原市卫生健康执法部门如何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太原市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队公共卫生科科长  张璐

  在疫情防控中,我市卫健执法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对全市医疗机构、公共场所、机场车站、工厂学校、乡村社区、集中医学隔离点、国际航班经停太原入境等各环节等开展监督检查,并依法查处违反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的个人或单位,压实“四方责任”,全力减少疫情传播风险,助力我市疫情防控措施落实、落地。

  今年以来,我市及周边省市遭遇多轮散发或聚集性疫情,全市卫健执法部门持续对医疗卫生机构、隔离酒店、核酸检测点、交通卡口、机场、车站、供水单位、商场、超市、社区等重点场所进行高频次、全覆盖监督检查,从严把入口关到常态化疫情防控,切实将疫情防控的核心环节抓细抓实抓到位。

  一是绷紧弦,压实入口关管控责任。对交通卡口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严把机场、火车站、汽车站返(抵)并人员管理,压实“第一时间、第一落点”管控责任;对国际航班经停太原入境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全流程督导检查。

  二是保底线,确保医疗机构院感防控不留死角。围绕医疗机构预检分诊、有序诊疗、发热患者闭环管理、医废处置、制度落实等关键环节进行深入的“风险排查”。

  三是盯管控,加强集中隔离点督导检查。对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开展多轮次督导检查,规范隔离点设置,防止交叉感染,排除风险隐患。

  四是早发现,核酸检测保质保量。对核酸检测点采样点设置、核酸采样流程、样本存放转运、物资保障、个人防护和环境消杀、医疗废物处置等进行全面检查,持续加强对采样点“采送检报”全流程的规范管理。

  五是堵漏洞,牢守常态化疫情防控“四要素”。对商场、超市等人员密集的重点场所测温、扫码、查证、佩戴口罩四要素执行情况进行明察暗访,督促广大经营主体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为群众营造安全良好的服务环境,全力守好“最后一道门”。

  本轮疫情发生后,市卫健执法部门立即组织骨干力量,迅速在全市范围内对重点场所、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开展了多轮次督导检查,重点围绕常态化疫情防控“四要素”,加大严查力度,严格压实责任。

  截止目前,全市卫健执法部门累计出动监督执法人员16652人次,检查医疗机构3997个、公共场所4843个、学校212个、经停太原入境国际航班104架次,发现问题3315个、整改完成3248个,关停整改医疗机构和公共场所101家,立案处罚5家。

  下一步,市卫健执法部门将慎终如始,督促相关单位从严从紧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对防控措施不落实、问题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坚决实行“零容忍”,一律依法严厉查处,绝不姑息纵容,对于典型案件,将及时进行通报,形成打击涉疫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以果断有力行动为迅速扑灭疫情燃点提供有力保障。

  太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贺旭宏

  由于时间关系,记者提问就进行到这里,媒体朋友如有进一步采访需要,新闻发布会之后可以继续深入采访相关负责同志。

  感谢各位发布人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太报全媒体记者 白嘉怡

http://www.taiyuan.gov.cn/doc/2022/08/29/1303016.shtml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我是攻城狮 » 最新!权威发布!太原市通报疫情处置情况!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提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