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修改Linux默认的IO调度算法.
linux默认的IO调度算法为cfq,需要修改为dealine,如果是SSD或者PCIe-SSD设备,需要修改为noop,可以使用下面两种修改方式。
1、在线动态修改,重启失效。
tips:这里的sda代表你需要修改的硬盘,根据你实际情况修改。
2、修改/etc/grub.conf,永久生效。
修改/etc/grub.conf配置文件,在kernel那行增加一个配置,例如:
主要关注elevator这个参数,设置内核的话需要重启系统才能生效。
最后可以通过 cat /sys/block/sda/queue/scheduler 观察一下,修改前和修改后的区别。
二、扩大文件描述符
这个是经常修改的参数,高并发的程序都会修改。
1、动态修改,重启失效,只能使用root,并且当前session有效。
2、修改配置文件,永久生效。
在/etc/security/limits.conf配置文件中增加一行
扩大可开启进程数 nprocess /etc/security/limits.conf
在/etc/security/limits.conf配置文件中增加一行
最后修改/etc/pam.d/login文件添加
重启系统以后使用 ulimit -a 命令查看是否生效。
三、禁用numa特性
新一代架构的NUMA不适合跑数据库,它本意是为了提高内存利用率,但是实际效果不好,反而可能导致一CPU的内存尚有剩余,但是另外一个不够用,发生swap的问题,因此建议关闭或者修改NUMA的调度机制。
1、修改/etc/grub.conf关闭NUMA,重启后生效。
2、修改/etc/init.d/mysql或者mysqld_safe脚本,设置启动mysqld进程时的NUMA调度机制,例如。
在新版的mysqld_safe脚本中自带如下内容,所以不需要添加,你可以看看你的mysqld_safe脚本有没有如下内容。
四、修改swappiness设置
swappiness是linux的一个内核参数,用来控制物理内存交换出去的策略.它允许一个百分比的值,最小的为0,最大的为100,改值默认是60.可以通过下面命令观察
这个设置值到底有什么影响呢?
vm.swappiness设置为0表示尽量少使用swap,100表示尽量将inactive的内存页交换到swap里或者释放cache(cache类似于预读的文件)。
inactive内存的意思是程序映射着,但是”长时间”不用的内存。我们可以利用vmstat查看系统里面有多少inactive的内存。
在Centos7之前,这个值建议设置为0,但是在新版本的内核里面,这样设置可能导致OOM(内存溢出),然后kernel会杀掉使用内存最多的mysqld进程。
所以现在这个值推荐设置为1,设置方法如下:
在/etc/sysctl.conf文件中增加一行。
五、优化文件系统挂载参数。
首先关于使用什么文件系统,网上很多测试,烟花缭乱.大概的结论如下。
xfs > ext3:xfs性能优于ext3
ext4 > ext3:ext4性能优于ext3
ext4 ??? xfs :xfs和ext4谁更优秀?我说不太准…..
然后就是挂载文件系统使用的参数:
文件系统挂载参数是在/etc/fstab文件中修改,重启时候生效。
noatime表示不记录访问时间,nodiratime不记录目录的访问时间。
barrier=0,表示关闭barrier功能.barrier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磁盘写数据的安全性,但是会降低性能。如果有BBU之类的电池备份电源保证控制卡不瞬间掉电,那么这个功能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关闭。
可以通过一下命令,查看配置是否生效.